日期:2025-07-13 00:34:16 标签:
《藏海传》大结局了,高明师父的死,是不是让你心里像猫抓一样,总觉得哪里不对劲?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,发现这结局可能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,咱们都被高明师父给“骗”了!
最后一集,剧情进展那叫一个快,像放电影一样,把每个人的结局都过了一遍。藏海带着香暗荼远走高飞,离开了京城的是非之地;庄之行也算苦尽甘来,被封了个平津侯,回到了曾经的家;观风拾雷拿着藏海给的钱,开始了新的生活,执行着新的秘密任务。而最让人唏嘘的,莫过于六初师父,她亲手安葬了高明。
在墓前,六初师父絮絮叨叨地跟高明说着藏海的近况,夸他教出了这么个厉害的徒弟。可话锋一转,她说:“你用高明这个身份活了十多年,埋在这依山傍水的地方,还算是个好归宿。” 听到这儿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话里有话啊!难道高明不只是高明?
按常理说,如果高明还有别的身份,那作为最亲近的人,六初师父在他死后,不得让他用真正的名字入土为安?可墓碑上明明白白写着“高明之墓”,这难道不是说明,死的只是“高明”这个身份,而这个人,根本就没死吗?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?
高明是谁?那可是教藏海“纵横之术”的师父,玩的就是一个“瞒天过海”。而且,他这个人,精明得像猴一样,对外界的动静,灵敏得很。藏海在复仇路上,但凡遇到啥解不开的疙瘩,或者线索断了,都是高明在背后偷偷地指点。这么聪明的一个人,会感觉不到赵秉文对他动了杀心?我不信!
要我说,早在星斗师父下线的时候,高明可能就已经开始给自己 планирование 后路了,琢磨着怎么在赵秉文眼皮子底下金蝉脱壳,躲过这一劫。
想想当时,太后一死,赵秉文就急吼吼地找藏海,让他提前结束学习,进京搞复仇大业。把藏海安排妥当后,赵秉文和星斗师父单独下棋喝茶。结果第二天,星斗师父就莫名其妙地开始咳嗽,之前可没见他身体不好啊。
我猜,八成是星斗师父头天晚上喝了赵秉文的茶,中了招。不管他自不自焚,都难逃一死。因为对赵秉文来说,星斗师父已经没啥利用价值了。
高明这么精明,肯定早就看穿了赵秉文的心思。当赵秉文在处死藏海后,端茶水给他时,他立马就意识到,赵秉文这是要卸磨杀驴,让他也跟着陪葬。
高明是谁?他能帮藏海假死脱身,肯定也能给自己安排一条生路。在众目睽睽之下,死在城门口,说不定就是他演的一出戏,目的就是为了彻底骗过赵秉文。
在赵秉文承认自己就是面具人的那个晚上,高明曾经跟藏海说过自己的身世。他说自己从小就是个孤儿,吃百家饭长大的,后来被赵秉文收留。这么看来,“高明”这个名字,很可能就是赵秉文给他取的。
赵秉文收留他、星斗和六初,肯定不是啥善心大发,而是另有所图,把他们当成棋子来利用。高明在赵秉文身边待了这么多年,不可能看不出他的真面目,也早就看穿了藏海在赵秉文眼里,不过就是一个找癸玺的工具人。
他才一直跟藏海强调,要先保住性命,才能谈复仇。这也说明,他是一个非常惜命的人。每次他觉得赵秉文的计划太过残忍,想要帮藏海说几句公道话,赵秉文一句“为了他好”,就能把他怼得哑口无言。为啥?因为他心里清楚,不能跟赵秉文硬碰硬,就算心里再不认同,表面上也得装作顺从,保命要紧。
这样一个懂得察言观色,懂得给自己留后路的人,最后却死在了城门口,这事儿怎么想都觉得蹊跷。我觉得,他这么做,就是为了让赵秉文彻底相信他已经死了。只有披着“高明”这层皮的他死了,他才能真正地摆脱过去的身份,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故事的六初师父跟高明告别,然后坐上马车离开。你注意到没?那个驾车的车夫,声音和身形,都跟高明非常相似!这难道不是在暗示我们,高明可能根本就没死,他只是用了一招“瞒天过海”,和六初一起,过上了隐姓埋名的幸福生活?
这种可能性,想想就让人觉得兴奋!谁不希望自己喜欢的角色,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呢?也许,这才是《藏海传》真正想告诉我们的: 人生如戏,全靠演技。只要你想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
至于高明到底有没有死,也许只有编剧心里清楚。但我觉得,这种开放式的结局,也挺好的, 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。戏里戏外,真真假假, 谁又能说得清呢?
真正的结局, 早就藏在你我的心里。